您的位置 : 趣阅文学网 > 资讯 湿地锦年最新更新 盘锦冯唐免费读

湿地锦年最新更新 盘锦冯唐免费读

时间:2020-06-04 12:29:16编辑:千枫

《湿地锦年》中主要人物有盘锦冯唐,是佚名所著作的一本非常好看的历史小说,目前已完结。全文讲述了这本散文集集合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散文作品31篇。通篇紧紧围绕着湿地文化,以现实生活导入和情感叙事的方式,不疾不徐地为读者展现作者眼中的《湿地锦年》。作者用文字慢慢浓缩、酿制了湿地历史风情与现实生活,表现着心中的神圣和朝拜。曲子清生在下辽河平原湿地,工作之余,乐于收集、挖掘、整理湿地文化,通过湿地行走,在心灵和素材上取得较大收获,并创作出系列湿地文化散文。如《龙渊记》、《一朵花的自白》、《精怪简史》、《河海人家》、《父亲的坨子地》等文,均从不同角度阐释辽河口湿地文化内涵与精髓,也饱含了作者对锦色年华的无限怅惘和回想。

《湿地锦年》 辽河口散记 免费试读

辽河口散记

岗坨升烟

在辽河入海口,有一座拥河傍海的湿地之城,奔涌的辽河从这里独流入海。而辽河口的文明旅程竟从岗坨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开启。

辽河从发源地逶迤而来,到中下游水系分流成纵横交错的河流网,其中以辽河主干和绕阳河为大。坨子是湿地、岗子、台地的统称,是辽河口最早有人类居住痕迹的地方,这里代表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称为“坨子文化生态群落”。

从岗坨升起第一缕炊烟起,坨子文明开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考古表明,早在五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定居。在那草长莺飞、盐滩***、狂风肆虐、贫瘠荒凉的恶劣环境里,我们岗坨先民以渔猎兼农耕的生产方式谋取生活基本需求。后来,随着卢龙古道、辽河航远、内陆运河的开通,岗坨文明开始迈向多元化。满清入关后,丰富的渔业、盐卤、芦苇草场、荒滩等资源吸引大量移民涌入,各地文化相融于此,形成丰富多彩的岗坨文化。

当时的盘锦既无山林之富,亦无显赫机构,最大宗的出产不过是苇席、盐和碱,顶高级的衙门不过是厅署、县治,这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经历使盘锦形成以平民为主体的地域文化特征,即平民“混穷”之地。意指本地区地广人稀,且因有鱼虾、苇塘之利而有吃有烧,实是求生求存者的宜居之地。当时居民多住硬山式囤顶海青房,屋顶略微拱起呈弧形,前后低、中央稍高,房屋左右两侧山墙有的会凸出于屋顶,凸出部分会被砌成弧形。囤顶房屋的排水效果较平顶佳,还可以防御风沙,并却避免过多的屋顶积雪。其特点是:石基、青砖或土坯山墙、砖压橛、草披屋顶、砖挡梢、七檩或九檩房架。如今大辽河西岸房屋还延续先民的这种海青房形状。

岗坨升烟,勤劳智慧的岗坨先民充分发挥自己移民文化的显著特征,除了农耕生产,还采用赶集、赶庙会的形式,开展销售活动。上午销售,下午生产,常年不辍。这种古老的销售模式在本地延续至今。赶集分赶闲集、赶忙集、赶露水集和赶“穷棒子”集。据整理,现常年在集市销售的四个传统项目,都有很大成交量,极大丰富了当时人民的生活。

除了忙时农耕、打鱼摸虾,岗坨先民还利用农闲时间熬制小盐大碱,还利用丰富蒲草、芦苇等资源,开展手工艺编织,补贴生活费用。不知从何时起,一到冰封草黄之时,内蒙古、吉林一带割苇的刀客就奔赴辽河口的苇塘,把成片成片的苇海放倒,垛成一垛垛高高的苇山,满河满塘的蒲草成熟柔韧,巧手农家女开始尝试苇编、草编,换取生活补贴。现如今辽河口民间苇艺草编技艺项目包含众多,子项目呈多样性和区域性,如小亮沟苇编、盘锦苇画、蒲草编织、芦苇编织等。

坨子的节庆生活方式也是丰富多彩。杀年猪标志要过年了,并向邻里宣布自家的丰收。一过小年,很多人家要杀猪要请客(qiě)、叫“来往”,有些地方会连请两天,一起热热闹闹辞旧迎新;腊八之后,主要捕捞方式就是冬捕。渔民需顶着严寒刨冰弄水,抛开技艺不讲,更像是一种虔诚,一份喜好,也是人们交流情感的一种方式。从民国时候起,每年都举办元宵灯会,老百姓都会涌上街头观花灯,届时小吃、传统手工艺品摆满街头,叫卖声不绝于耳。灯会已成为盘锦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俗活动,至今鼎盛依然。

坨子的味道也是多种多样,从食材的存储方式来分类:通过腌制而成的有沤臭鱼、狗宝咸菜、蒜茄子、烧芥菜疙瘩、酱缸咸菜;通过窖藏来加工的菜有乱炖、杀猪菜;通过发酵而来的最为典型的是家下大酱、酸菜,这两项是本境最为代表的食材;通过晾晒而成,首推锅包鱼、小鱼干(穿钉、麦穗)、各类干菜,其中灰菜必须晾晒后才可食用;即食生吃有苣荬菜(亲妈菜)、婆婆丁等。传统小吃有韭菜合儿、黏糕、黏豆包、黏火烧、油条、大锅甲子、锅出溜等;朝鲜传统小吃以打糕、拌菜最为著名。成型的菜肴以“四事席”最为典型,所谓四事,也就是婚丧嫁娶各一套席面,菜品只作微调。席面为四凉四炒四大碗。就味道来看,有“酸菜酸、甜菜甜、渔贷腥、亲妈菜的苦、小盐的咸”较为典型。主食以高粱米饭、苞米面为主。

拥河抱海的地理位置,包容开放的文化气质,“始于宋辽、兴在明清”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平民河口文化。从岗坨升烟到辽河口文化,岗坨先民走过艰苦卓绝的历程,各种移民文化的不断注入使这片土地的“文化地图”更趋饱满也更具个性。

稻亦有道

修整了一个漫长冬季的黑土地在辽河水的滋润下,泛着流油的质感,广袤的辽河冲积平原如平铺在天际的水稻产床,迎接从秧田移植到稻田的秧苗。每到插秧季节,从开秧门到关秧门,从吃食到劳作,占稻祈福的人们恭谨虔诚,不敢稍有懈怠。等到成垄成行的秧苗整齐地列队在田畴上接受春风检阅的时候,人们也把收获和希望播种在祖祖辈辈洒下辛勤汗水的肥美土地上。

新插的秧苗迎风而立,随着雨水拔节长高,到了抽穗开花的季节,也是水稻发生爱情的时候,整片的稻花迎风开放,花粉飘过,像一缕青烟,如此薄,如此轻快,轻快得简直就像我们易逝的青春。水稻的柱头伸到颖壳外,承接飞扬的花粉,它们彼此寻觅,就像我们寻觅彼此。每株水稻都拼尽全力,努力绽放,把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出来。水稻受粉、灌浆的声音据说是可以听到的,我的爷爷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哪片水稻长势的种稻老把式。爷爷老年的时候,体弱不能耕作了,他也常常挪到地里,面对一株水稻,一坐就是几小时,甚至更久,有时候一边看,一边对着水稻讲故事,目光须臾不离开水稻,仿佛水稻是他的前世情人。当年的我不理解爷爷与水稻的感情,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耳濡目染的稻作文化的熏陶和这片生活热土传递出来的熟悉的味道,收获的喜悦渐渐侵占了身心。那一刻,我如一株灌浆的水稻承接过爷爷深情的对视。

追溯历史,人类最早的农业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附近,在辉煌的麦田上。小麦等旱地种植作物,大量消耗土地肥力,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我们的黄河文明就在小麦农业中饱受煎熬。水稻是一种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这种作物产量非常高,农民撒下去的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稻谷。而且种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适当补充养料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耕种,比起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的小麦来说,大大缓解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水稻常年浸泡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生长,避免了麦田反复灌溉使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的盐碱化问题。地力衰老的周期大大延长,无形中也延长了农业生产衰落的周期。从北宋开始,中国古代王朝的经济重心便悄悄地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盘锦地处辽河平原,既有平坦的地势又有充足的水源,十分适宜种植水稻,可盘锦稻作种植开始得比较晚,据《辽宁地域文化通览·盘锦卷》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张学良的营田公司开创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历史先河,并于接下来的二十年间得到了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盘山农场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农场,从而奠定了本境稻作事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盘锦大规模种植水稻,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努力,终于在白茫茫的盐碱滩上种出了优质水稻。

一代又一代的盘锦人精心地侍弄着水稻,像守护着自己眼珠、血脉那样倾情水稻。或是为了生命的存活与延续,或是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与创造,或是体现生命意义价值,或是在它的身上守望着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当第一粒稻种在那泛着碱花的滩地上破土而出的时候,便预示了未来百年后的光明与辉煌。不论是在“当家做主人”的新生活激励下的垦荒创业,还是在“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的以粮为纲,不论是按照“两高一优”模式发展特色农业,还是向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都可以欣赏到盘锦人依傍稻作,连续奏出的一曲又一曲的华美乐章。如今我们可以近距离拥抱水稻,深情地守望它成长;我们还可以认养自己的稻田,一展自己的水稻情结。可当初那改天换地的苦楚,我们的祖辈、父辈替我们承受下来,“大干红五月,不插六月秧”是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俗语,告诉我们北方稻作最不可以忘记和拖延的季候和时令;“水盐相伴、水盐相克、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随气散,气散盐存”,这些简易口诀是他们一次一次水里泥里,跌倒爬起的经验凝结,对于辽河平原克盐治碱获取水稻丰产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盘锦人的生产、生活与稻息息相关,先期的火犁翻耕、电力提水,后期的条田化作业、飞机播撒稻种、航喷农药,还有耙地、除草,收割、运输、脱谷的系列化机械作业,都显示盘锦人与时俱进的智慧与力量。水稻种植面积、产量、质量的不断提升是稻对盘锦的倾情回报。稻深入到盘锦人的骨髓里,就如同盘锦人的胃对大米的思念,一碗甜香软糯的大米饭就可以慰藉盘锦人对食物的所有念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盘锦人不用须臾不离地依托大米饭,可酒醉肉足之际,还要一碗大米饭来作为一顿饭的终结仪式。

盘锦人善于耕种水稻,也精于营销大米,并以时间的积累和各个环节的不断成熟进而演化成有特定主题意义的庆典活动,像盘锦大米博览会、盘锦大米展销洽谈会、中国优质稻米(盘锦)交易会等,它以相应的固定时间和地点与方式,彰显盘锦大米的品质和优点,成为其产品、服务、思想、资讯的集中展示平台。

盘锦稻作文化烙印在人们的世俗生活中,盘锦人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下形成创造性地处理人与水稻关系的劳动经验、科学技术等关于物质生产的文化,也形成由稻作生产方式决定的消费方式带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文化,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科学认知、艺术创作、情绪感觉,因而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盘锦地域文化的主体精神。在盘锦有一种独特的稻占技艺,传承和延续一百多年,即水稻若干个品种的种子在未种之前运用稻占预测出哪些品种更适应当年气候,种了更增产增收。据古籍记载,“耕种田,先试种、占卜”,盘锦稻占技艺就是古代农业试种占卜技艺的传承和延续,是民间历史文化中的瑰宝。稻占技艺流程复杂,工序细腻,传承久远,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正如纪录片《稻之道》中讲道:“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稻米就是生命,就是财富,稻米文化凝结在我们的精神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古往今来,稻米的兴衰与辉煌就像人类在母亲怀里接受哺乳的一瞬,就在这个瞬间,它承载与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这稻米酿就的沉甸甸的文化,稻香飘扬的诗情画意,将通过我们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

湿地锦年

湿地锦年

作者:佚名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这本散文集集合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散文作品31篇。通篇紧紧围绕着湿地文化,以现实生活导入和情感叙事的方式,不疾不徐地为读者...

小说详情